親人過世後多久可以去廟裡拜拜一直都是網路上發問的熱門議題,畢竟華人文化對於神靈的信仰可說是非常虔誠,神祇多元的情況下自然禁忌也較多。而死亡一直都被認為是招晦氣的一件事,家中有親人過世自然在進出廟宇上會有諸多規定,今天就來分享到底過世多久可以開始拜拜。以及哪些神明在祭祀規定上較為嚴謹。
親人過世後多久才能恢復祭拜呢?以傳統習俗以及信仰來說,親人過世後滿一年才可以進行祭祀。也就是對年之後就能恢復拜拜的活動了,畢竟台灣人愛拜拜舉世聞名。從地基主、月老、床母、天公、土地公、媽祖等族繁不及備載。一年下來真的要全部的神明祭祀都參加的話可能有超過三百天不是在拜拜就是在前往拜拜的路上。
至於為何會選在對年結束後才進行祭祀呢?因為傳統禮俗認為對年過後象徵著守喪的結束。守喪結束也意味著喪家的身分被卸下,自然就與平凡人無異了。此時就可以前往廟宇祭拜且不會冒犯到神明。
不過隨著時代演變以及思想的開放,守喪期其實也不斷縮短。如果拿古時候的標準來看,過去守喪可是長達三年。放在現代基本上不可能發生,所以一般來說以對年象徵守喪結束可說是最理想的折衷作法。當然還有更短的,畢竟現代人對於禮俗和信仰較為彈性。也有不少家屬會將百日視為守喪期的結束,所以在親人過世滿一百天後就開始進出廟宇拜拜。但要注意的是百日後祭祀需要避開天公(也就是玉皇大帝)。因為玉皇大帝是地位最高的神明,在祭祀上還是得尊崇古禮,等對年後再行祭祀,以免冒犯。
家神會在什麼時間點祭祀呢?不少人對家神的定義有所誤解,所謂的家神,是指家中供奉的神明。有些傳統家庭家中會設有神明廳,神明廳內除了祖先外。其他供奉的神祇都可算是家神,一般會在家中祭祀的家神包括三官大帝、觀音菩薩、媽祖、關聖帝君、玄天上帝、財神或是福德正神(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土地公)。有些家庭也會在陽台擺放祭拜天公的小香爐,用於祭祀玉皇大帝。同樣的,在對年結束前不可拜天公。
上述的家神大多是神格化的高階神明,家神的另一種定義則是房屋與建築物之神,包括門神、灶神、戶神、地基主以及倉神等,未來有機會會再撰文介紹各路家神。
不能祭祀倘若遇到節日該怎麼辦呢?當碰到需要祭祀的節日如清明節或端午節時,需要提早一天替往生者過節。隔天(也就是節日當天)才能祭拜祖先,當然現代人工作繁忙,如果沒辦法連續兩天祭祀。也可以在節日當天分時段祭祀,也是個不失禮貌的選擇。另外,喪家在對年結束前,不能製作跟節日有關的祭品,例如包粽子、做年糕或發糕等食物。這些食物多會由親戚贈送。
金麟生命為家屬分憂解勞如有任何其他問題您也可以與金麟生命禮儀服務團隊聯繫。金麟生命會用心陪伴,就如同家人般溫暖,與您一起送別親人最終一程,讓親人在人生的最後一哩路,尊嚴體面、放心遠行。如有任何殯葬服務需求,歡迎撥打服務專線24小時免費|禮儀服務專線:0800-555-186金麟生命禮儀團隊,提供您專業又暖心的服務